淇滨政办〔2023〕15号鹤壁市淇滨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淇滨区2023年今冬明春国土绿化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淇滨区2023年今冬明春国土绿化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3年10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淇滨区2023年今冬明春国土绿化实施方案
为加快国土绿化建设步伐,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今冬明春国土绿化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安排,扎实推进生态淇滨建设,有效组织开展今冬明春国土绿化工作,根据《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鹤壁市今冬明春国土绿化实施方案的通知》(鹤政办〔2023〕25号)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严格落实禁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有关要求,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全力推进“15421”绿化工作,即围绕“提高森林覆盖率”1条主线,统筹山区生态防护林、乡村绿化美化、廊道增绿提质、林业产业发展、森林质量提升5大工程,重点实施4个山区绿化精品项目、2个廊道绿化示范项目、1个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工程,提升全域国土绿化水平,完成年度国土绿化建设任务。
二、目标任务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立足我区实际,合理划定绿化用地,以增绿、提质作为两个重要抓手,充分挖掘适宜造林绿化的空间,科学安排绿化任务,实行精准化管理。今冬明春,完成营造林面积4550亩,其中造林1550亩(山区生态防护林建设1000亩,森林乡村200亩,廊道绿化50亩,特色经济林300亩);森林抚育3000亩。
1. 实施山区困难地造林1000亩。重点实施南山、老望岩、谭峪、马横岭4个荒山绿化工程精品项目,打造西部山区生态屏障,持续提升森林景观效果。
2. 完成森林乡村绿化200亩。实施村庄绿化美化20个,其中新建马横岭等森林乡村5个,提升洪峪、谭峪等森林乡村15个,构筑覆盖全域的美丽乡村群落。
3. 廊道提质增绿50亩。新建电南线、冷庞线2条廊道绿化,对现有廊道绿化进行改造提升,打造生态廊道景观,构建全区城乡靓丽风景线。
4. 发展经济林300亩。在大河涧乡杨寨沟村荒山大力发展连翘、山桃、山杏等经济林,助力乡村振兴。
5. 森林质量提升3000亩。以西部山区为重点,科学实施森林抚育经营,优化林分结构,提升森林质量。
6. 城区绿化。重点完成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公园游园建设提升13个,城区重要路段、节点花境提升15处,道路景观提升13条,立体绿化5处;创建市级以上花园式工厂1个、创建市级以上花园式居住小区5个。
三、重点工程
坚持将科学绿化作为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南,结合全区实际,以山区绿化、彩化、财化、产业化,森林乡村林果化和廊道绿化景观化为重点,科学布局造林绿化空间,加大乡土树种、常绿树种、珍贵树种、彩叶树种应用比例,将任务细化落实到山头、地块打造一批林业精品工程,不断提升绿化品质、丰富绿化层次,持续擦亮我区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全方位打造生态淇滨。
(一)山区困难地造林
1. 老望岩荒山绿化工程。结合特色乡村旅游,重点对老望岩村荒山与淇县搭界位置进行绿化。
建设标准:以乡土树种为主,进行多树种造林,山顶以侧柏、白皮松为主增加绿量,山坡中部以连翘、刺槐等开花植物为主,山坡下部以五角枫、黄栌、黄连木为主,营造季相变化丰富的森林植被景观,突出“常绿、色叶、花香、秋实”的景观特色,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任务目标:绿化面积200亩
责任单位:区林业局
配合单位:上峪乡
完成时限: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2024年3月底前全部完成。
2. 马横岭荒山绿化工程。围绕西部山区建设生态防护林,重点对马横岭村南荒山进行绿化。
建设标准:根据山坡上部坡度较大的地势特点,因地制宜采用人工造林机械挑沟的方式,栽植白皮松、侧柏、五角枫、黄栌、连翘等苗木,进行混交造林,保证造林质量,丰富景观效果。
任务目标:绿化面积300亩
责任单位:区林业局
配合单位:大河涧乡
完成时限:2023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2024年3月底前全部完成
3. 谭峪荒山绿化工程。围绕牟山山顶向南方向荒山进行补植补造。
建设标准:采用人工造林的方式,栽植油松、白皮松、连翘、黄栌、五角枫等苗木,进行混交造林,发展经济林和林业产业,进一步改善自然风貌,保护牟山周边生态环境,为游客打造环境优美的休憩场地。
任务目标:绿化面积200亩
责任单位:区林业局
配合单位:大河涧乡
完成时限: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2024年3月底前全部完成。
4. 南山荒山绿化工程。围绕太极图景区绿化提升,重点对太极图西侧荒山进行补植补造绿化提升,增加冬春色彩。
建设标准:采用人工造林的方式,栽植侧柏、白皮松、五角枫、黄栌、连翘等苗木,提升观赏效果,丰富景区景观。
任务目标:绿化面积300亩
责任单位:区林业局
配合单位:上峪乡
完成时限:2023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2024年3月底前全部完成。
(二)乡村绿化美化
以“有路必有树,有树必成荫,房前屋后栽满树,庭院四季花常开”为目标,借鉴浙江“千万工程”先进经验,结合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森林围村、街巷绿化等工程为抓手,大力推动柿子、核桃、梨树、杏树等果树进村,充分利用空闲宅基地、房前屋后等边角地见缝插绿,打造集中连片的森林乡村,构建森林围村、林荫连村、花果满村的乡村绿化景观。推进全域森林乡村绿化,重点建设马横岭、李常村、郑常村、柴家坡等20个村庄,各相关乡镇街道负责辖区内所有村庄规划、整地、绿化工作,确定村庄观摩点及观摩路线。
责任单位:大河涧乡、上峪乡、钜桥镇、金山街道
配合单位:区林业局、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
完成时限:2023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2024年3月底前全部完成。
(三)廊道绿化及巩固提升
以南山大道、大海线等道路为重点,对现有缺株断档、绿化水平不高的国道、省道和县、乡、村道路进行补植完善,进一步提升绿化效果。以乡村道路和重要河流沟渠为重点,科学搭配栽植树种,全域提升路网、水网绿化水平。
1. 电南线绿化提升工程。上峪乡河口桥到南山道路两侧根据电南线沿线环境,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对道路两侧进行绿化提升,全线以原有行道树为主,对原有行道树进行修剪疏枝,对空档部位补植红枫,搭配白皮松、红叶石楠球等常绿树种,黄土裸露部位撒播草花、地被等开花植物,形成乔、灌、草搭配的复合景观。
任务目标:绿化面积35亩
责任单位:上峪乡
配合单位:区林业局
完成时限:2023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2024年3月底前全部完成。
2. 冷庞线绿化提升工程。冷庞线庞村到湿地公园出口路段,对道路两侧进行绿化提升,栽植大叶女贞等行道树,搭配白皮松、红叶石楠球等常绿树种,间隙撒播草花、地被等开花植物,形成乔、灌、草搭配的复合景观;路口设计节点景观,塑造微地形,坡度较低处以地被植物和多年生花卉为主,中部栽植花灌木,顶部栽植常绿小乔木,努力营造天然山林的野趣。
任务目标:绿化面积15亩
责任单位:金山办事处
配合单位:区林业局
完成时限:2023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2024年3月底前全部完成。
(四)林业产业工程
在大河涧乡杨寨沟村东、南、北方向荒山延伸发展特色经济林。
建设标准:在山地缓坡及土层较厚地块修建梯田,发展连翘、山桃、山杏等特色经济林,杨寨沟村空闲地房前屋后适当种植绣球花,丰富景观同时切实提高农户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任务目标:发展特色经济林等300亩。
责任单位:大河涧乡
2023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2024年3月底前全部完成。
(五)森林质量提升
以西部生态涵养区为重点,以近自然、多功能森林经营理念为统领,采取疏伐、补植、除草等综合措施,对现有林分提升改造,逐步营造防护功能强、景观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的常绿落叶、针叶阔叶混交林,实现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双增目标。提高淇河国家湿地公园、金山省级森林公园、七里沟省级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和淇河沿线绿化日常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中幼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优化林分结构,丰富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提升森林碳汇能力。
(六)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工程
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契机,按照“补齐短板、强化优势、提升品质、打造精品”要求,大力推行城市绿化“色彩化、精细化、立体化、人文化、林荫化”,打造形态丰富、层次鲜明、色彩协调的高品质城市生态园林,突出公园游园绿地建设、道路景观提升、精品节点彩化提升、立体绿化、精细化管护五大主攻方向,重点完成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公园游园建设提升13个,城区重要路段、节点花境提升15处,道路景观提升13条,立体绿化5处;抓好日常管护,做好城区道路、公园游园等绿地内行道树绿篱草坪修剪、病虫害防治、黄土裸露补植补栽、杂草清除、基础设施维护、卫生保洁等工作,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夯实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基础。开展花园式工厂、花园式居住小区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庭院绿化水平,推进全区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建设和谐宜居的富美淇滨。
建设标准:花园式工厂、花园式居住小区创建参照评价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和提升,达到创建标准,并被命名。
任务目标:完成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公园游园建设提升13个,城区重要路段、节点花境提升15处,道路景观提升13条,立体绿化5处;鹤壁市科创新城建设发展服务中心负责创建市级以上花园式工厂1个、各城区街道负责创建市级以上花园式居住小区1个(共5个)。
责任单位:区园林绿化中心、鹤壁市科创新城建设发展服务中心、九州路街道、黎阳路街道、泰山路街道、长江路街道、天山路街道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相关区直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要将国土绿化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落实全区国土绿化工作要求,层层分解任务,把造林任务落实到具体山头、地块、路段,倒排工期,狠抓质量和进度,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二)抓好统筹协调。统筹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城市创建、河长制、林长制等工作,谋划国土绿化重点工程,积极整合各类绿化资金共同建设。统筹生态廊道等绿化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工作,科学选择绿化树种,加大传统乡土树种、珍贵树种使用力度,推动国土绿化工作提质量上水平。
(三)坚持科学用地。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科学划定绿化用地,以宜林荒山荒地荒滩、荒废和受损山体、退化林地草地等为主开展绿化,严禁违规占用耕地开展造林绿化,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四)巩固绿化成效。以林长制为抓手,各级林长要主动牵头、主动谋划、主动研究国土绿化工作,常态化开展巡林督导,推动责任层层落实。要加强苗木管护,抓好修剪、浇水和病虫害防治等日常管理,持续抓好森林防火、禁牧等工作,提高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确保“栽一片、成一片、绿一片”。
(五)强化督导检查。成立区级造林绿化督导组,抓好今冬明春国土绿化工作的督促检查、技术指导,确保2023年12月底前建设任务大头落地,打造一批绿化精品工程。对行动迅速、成效明显的乡镇街道和区直有关单位,给予表扬;对行动缓慢、工作不力、绿化成效差的,约谈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