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滨区:软件硬件双升级 “方便”之事更贴心
近年来,淇滨区持续推进公厕改造提升行动,初心园公厕、橄榄熙园西公厕等一批设计科学、设施完善、环境整洁、服务贴心的新型公厕亮相街头,赢得了市民的广泛好评。
走进初心园公厕,首先感受到的是明亮整洁的环境。约70平方米的空间内,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尤其是该公厕设置了女厕蹲位8个,男厕蹲位2个加小便池2个,男女厕位比例达到1∶2。“这座公厕的设置特别人性化!”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带女儿逛公园,女厕所经常排长队,现在这里厕位多,基本不用等,节省了很多时间,体验感好多了。”这正是淇滨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在新建和改造公厕时,充分调研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如厕人流量差异,对厕位比例进行科学优化的具体体现。
除了解决“厕位比”问题,初心园公厕和橄榄熙园西公厕在关怀特殊群体和提升便民服务功能上也下足了功夫。两者均设置了独立、宽敞的第三卫生间。初心园公厕内配备了成人和儿童坐便器;橄榄熙园西公厕不仅配备了成人、儿童坐便器,还增加了儿童小便池和高低错落的洗手盆,方便家长照顾孩子。此外,刷脸取纸机、速热水龙头、空调、喷香机、烘手机等已成为这些高标准公厕的标配,极大地方便了市民。
硬件提升是基础,长效管理才是关键。在橄榄熙园西公厕,保洁员正忙着用消毒液擦拭洗手台。他介绍:“我们每天开门第一件事就是全面擦拭清洁,然后全天候动态保洁,人流量大时,十几二十分钟就要巡视清理一次,地面、便池随脏随拖随冲。消毒每天至少6次,遇到周末人多时还会增加次数。”这套严格的保洁流程,确保了公厕始终符合“四净三无两通一明”的工作标准。
淇滨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还建立了网格化责任制。卫生巡查员会进行不定时巡查,重点检查保洁质量、设施是否完好、人员在岗情况等。此外,淇滨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还会定期组织不同网格的卫生巡查员互相检查、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升管理水平,确保每一座公厕都能持续为市民提供干净、舒适、安全的如厕环境。